责编:陈凯欣
2025-05-15
近年来,杨浦区通过实施"加""减""乘""除""和"五大专项行动,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,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近期,一场专题座谈会详细解读了《杨浦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(征求意见稿)》。会议向50家民营企业的代表介绍了该政策文件的制定背景和主要内容。
数据显示,截至去年底,民营企业在杨浦区内呈现"四个九成"的发展格局:企业总数占比达90%,贡献了全区46%的税收、92%的就业以及92%的研发投入。具体来看,在1430家高新技术企业中,90%为民营企业;89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中,88%为民企;465家专精特新企业中,82%为民企;3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"小巨人"企业中有86%为民企;29家上市公司中69%为民企;全区数字经济领域的8000多家企业也以民营企业为主力。
为推动民营经济更好发展,杨浦区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。首先是优化营商环境的"加法",通过政策扶持和政务服务创新,不断为企业赋能。其次是减轻企业负担的"减法",在税收、租金等多方面给予支持。再次是加快产业转型的"乘法",重点推动数字经济等领域发展。然后是清理制度障碍的"除法",破除制约民企发展的各种壁垒。最后是凝聚发展合力的"和法",构建政企良性互动机制。
作为上海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,杨浦区已连续多年保持双创指数两位数增长,并入选首批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、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区等。特别是在数字经济领域,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去年营收达3259.26亿元,同比增长13.4%,增速持续领跑全市。
杨浦区政府始终将民营企业视为"自己人",努力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。许多企业从初创的小团队发展成为行业领军者,与区域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。全区各部门形成了服务企业的强大合力,在招商落地、项目推进等方面展现出专业高效的作风。
未来,杨浦区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,优化发展生态,支持民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和新经济领域发挥更大作用,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